1、優勢
1)區位和交通優勢
生態產業園位于我國三大經濟區域之一的珠三角地區的的核心區。緊鄰東莞市中心城區,是東莞“四位一體”城區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毗鄰港澳,距離廣州、深圳和香港機場均在1.5小時車程內。東部快速路橫跨全境,與廣深鐵路、珠三角區域城際軌道和東莞城市軌道系統交織成網,距離石龍東莞新客站僅10分鐘車程,這將有利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集聚與發展。
2)產業環境優勢
東莞已經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電子信息產業制造業基地,產業配套十分完善,這為生態產業園產業發展向上下游延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條件。生態產業園位于東莞三大產業帶中的園區產業帶,與松山湖、長安濱海新區一起作為引領東莞產業未來,帶動產業調整升級的重要戰略性區域,這將有利于生態產業園確立東莞產業高地的競爭優勢。
3)政策優勢
在政策上,東莞生態產業園已經成功獲批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將獲得部分省級政策優惠。東莞市高端重視生態產業園的建設,也將在土地、項目審批、投資資金等方面給予一定傾斜。
2、劣勢
1)土地資源相對短缺,生態修復成本較高
在開發成本上,生態產業園的土地是周邊6鎮的交界地和排污地,環境污染十分嚴重,在產業開發的同時必須先進行生態修復,修復成本較高。
2)統籌整合周邊資源時間成本較高
在產業培育上,生態產業園所處區域屬于東莞市欠發達地區,所統籌的范圍內沒有一個成型的產業集聚區,產業基礎薄弱,產業層次較低,對高端產業的配套服務能力較弱。
3)統一管理難度較大,經驗缺乏
發展生態產業園區的經驗缺乏、環境不完善。經過多年的發展,東莞在招商引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但在發展生態型產業和建設生態型園區方面的缺乏經驗。吸引人才和承接生態型產業轉移的軟硬件環境不完善。生態產業園經營管理模式還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很多管理架構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或者還沒有完善,與市和各鎮之間的利益關系尚沒有完全理順,影響了園區的建設進程。
3、機遇
1)國際環境機遇
從國際看,全球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世界經濟逐步企穩回升。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國際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興產業正在快速興起。蘭德公司的報告指出:生物技術、納米技術、信息技術的融合和突破有可能引發新的產業革命,為后發國家和地區實現跨越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隨著全球分工的不斷細化,世界500強等知名企業紛紛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我國的投資,這將有利生態產業園引進國際先進企業,切入全球價值鏈高端環節。
2)國內環境機遇
從國內看,國家正加大對低碳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主線。生態產業園的建設理念和產業導向符合國家的產業發展方向,有可能爭取到國家級的重點生態產業項目布點。
3)省內發展機遇
從省內看,在《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珠江三角洲全域規劃(2014-2020年)》的指引下,珠三角一體化進程加速推進,這將有利于處于珠三角核心區的生態產業園進一步拓展產業空間,密切與香港、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產業聯系。
4)東莞市內機遇
從市內看,東莞市提出經濟社會“雙轉型”戰略,提出要建設國際制造名城和生態型城市,產業導向將發生新的變化,產業結構將向高級化演進,這將給生態產業園的產業選擇和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機遇。
4、挑戰
1)國際競爭加劇
生態型經濟是發達國家的戰略重點和國際競爭的制高點,也是各國爭奪的焦點。東莞生態產業園在發展過程中,將面臨十分激烈的競爭。總體上看,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東莞生態產業園在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還處于劣勢,將面對發達國家和地區占優勢地位的壓力。
2)招商引資面臨困難
隨著世界經濟進入調整,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給生態產業園招商引資帶來困難。國內,中央和省加強了對大型項目布局落戶的政策控制,地方主控權減少,也將影響到生態產業園的項目選擇和引進。
3)區域競爭激烈
目前,全國各地紛紛涌現生態型產業園區,中新天津生態城、上海東灘生態產業園等發展勢頭迅猛。珠三角地區的產業競爭也給東莞生態產業園帶來巨大壓力,廣州中新知識城,深圳的產業置換和惠州的產業爭奪將給東莞生態產業園的產業和項目引進形成競爭。廣東循環經濟園遍地開花,佛山南海以循環經濟為特色的生態產業園已經初具規模,這些將給東莞生態產業園的發展形成一定壓力。
4)對發展環境提出更高要求
在產業和項目選擇上,對生態環境適應性的硬約束不利于起步階段生態產業園產業規模的快速壯大。因此,如何科學處理產業發展與生態修復、保護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