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我國現代化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綠色建筑屬于經濟與環境之間協調的重要產物。只有保證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應用,才可以實現整個國家與自然之間的可持續發展。在建筑工程的設計中,要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科學合理地融合到設計中,應用自然環境中的采光通風特點,圍繞工程的實際施工環境以及施工要求,選擇低能耗的材料。加強對太陽能、風能以及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確保整個設計與建筑工程的綠色建筑標準相一致,實現建筑、環境、人文、科技之間的協調統一。
1、采光通風設計
在現代化綠色建筑的應用過程中,新能源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建筑工程設計人員要注重整個工程的采光通風,這樣不僅能夠為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還可以減少能源的損耗。設計采光通風的時候,可以增強建筑門窗的氣密性,合理地對建筑工程進行通風設計,將自然風引入建成建筑工程中,滿足房間的散熱要求。房間還要具備一定的密封性,避免冬季出現熱量散失的情況。在采光設計方面,建筑工程的門窗朝向不同,要進行合理的尺寸調整,這樣能夠增加整體的采光效果。利用建筑圍護的設計減少能量的損耗,加強整個建筑工程的密封效果,保證能源的節約。目前,我國很多的建筑工程中在門窗設計的時候主要以開窗位置和采光最佳為主要考慮因素。
2、使用綠色施工材料
在進行綠色建筑的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建筑的綠色性、節能性和環境友好性,并注意選用綠色建筑材料,以提高其使用價值。在具體的選擇中,不僅要從綠色環保、無污染的角度出發,還要從節能、循環等方面來考慮,以提升綠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價值。比如現在許多地方都在大力推行鋼構建筑,采用鋼材作為主要的建筑材料,它具有輕質、高強度的特點,能降低地面建筑物的總質量,降低其它承重構件的造價,具有較強的經濟性。在建筑裝修工程中,采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替代涂料,能使施工材料的使用更加合理。
3、可再生能源的應用
在開展綠色建筑設計工作時,使用可再生能源后,將建筑能耗控制到最低,真正實現節能降耗的目標。可再生能源的種類比較多,最為常見的有地熱能、風能和太陽能,合理轉化這些可再生能源能夠為建筑系統設備提供充足的熱能和電能,從而顯著提高建筑服務質量,將能源損耗降到最低,讓人們的生活空間變得更加舒適、健康。在對地熱能進行高效利用以后,建筑物的基本供熱通過地下水源熱泵、土壤耦合熱泵系統得以快速實現。如果條件允許,設計人員可結合實際情況,對風能和物質能等資源進行深入研究,使其發揮應有的價值。
4、充分利用周邊環境
通過加強對建筑周邊環境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可以進一步減少建筑能耗。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多樣,不同地區擁有不同的自然特征,可再生資源種類豐富,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建筑企業應根據建設項目所在地區特點,深挖當地自然氣候特點,發揮地方優勢和特色,加強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例如西北地區光照時間長,風力資源充足,在建筑設計中考慮盛行風向,通過建筑形體影響氣流,進行風力發電以調節建筑環境,同時配合建筑立面設計引入一體化太陽能集熱或發電設備,如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屋頂等。又如,建筑附近有充足的地熱資源或者臨水環境時,也可以采用地源熱泵或水源熱泵實現夏季制冷冬季采暖,目前該技術已成熟完善,實際使用效果良好。此外,南方濕熱地區也可采用種植屋面、種植墻面來進行隔熱,從而調節溫度,通過上述技術可以有效減少傳統能源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