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是工作環境、信息和人類智能的結合。它是基于環境科學、信息科學、行為科學、系統工程、社會工程、人機工程學和建筑設計的跨學科應用,并逐漸成為新時代的建筑符號。下面淺談一下提高建筑智能化設計質量的方法:
1、簽訂設計質量合同
這種方法可以細化設計師和雇主的責任。簽訂設計質量合同后,雙方必須嚴格按照合同進行設計工作。一般來說,合同不僅規定了設計方的義務,如保證設計質量和保守工程秘密,還規定了發包方的相應義務,如發包方必須按照規定向設計方提供相關資料和數據,業主管轄范圍內的其他部門必須配合設計師的工作。本合同的簽訂不僅體現了雙方的信任,而且在發生爭議時可以作為保護一方利益的證據。因此,本合同簽訂后,可以有效促進雙方的合作,從而提高建筑工程智能設計的質量。
2、完善設計文件的要求
建設項目的設計文件一般包括設計圖紙和輔助材料。這些文件的規格、內容和技術標準始終反映設計的質量。為了提高智能建筑設計的質量,必須提高設計文件的要求。如果設計人員在繪制圖紙時未遵循行業圖紙標準或圖紙內容錯誤,將導致施工后返工,甚至危及施工人員的生命和健康。設計前,設計單位應與業主溝通,商定設計文件的要求,確定文件的格式、規格、內容、單位、標記符號等。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單位嚴格按照協議和行業規定完成設計文件,確保設計質量。此外,設計文件中的一些輔助材料,如報價單,應簡潔明了。
3、建立設計模型
目前,許多設計單位都采用了新的繪圖和建模技術來完成建筑的智能設計,如3DMAX軟件,該軟件已應用于建筑設計領域。這些新技術可以在完成設計圖紙的同時建立設計模型,并根據選定的設計材料渲染設計模型,從而呈現三維建筑模型。這樣不僅可以更直觀地表達設計結果,使業主更直接地體驗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想法,方便他們之間的溝通,當業主發現不滿意的地方或質量問題時,可以直接修改模型和圖紙,從而提高建筑設計質量;還可以將設計環節、材料采購環節和成本控制環節緊密結合,在保證設計質量的同時,提高項目成本控制水平。
4、設計人員要監督整個施工過程
傳統的設計部門在設計完成后離開建設項目。即使圖紙在施工過程中發生變化,也不會征求設計師的意見。這種做法往往導致建設項目與設計圖紙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無法保證工程質量。因此,設計人員應加強對工程建設的監督,提高設計圖紙的執行率,以確保設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