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工業園建立能夠集中產業鏈上下游的小微企業,為我國新經濟發展格局的建設提供相應的支持。總體看來,目前小微工業園區在發展、建設的過程中有關空間規劃、產業布局、金融支持方面存在的問題使小微工業園價值發揮有限,政府部門需要以小微工業園的整體產業規劃和發展方向為基礎,從空間布局和產業規劃方面入手進行統籌規劃,通過專業化運營管理機制以及政府部門管理職能發揮,促進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發展,將多家銀行金融機構融入其中,建立完善的金融支持體系,為我國小微工業園發展提供政策、資金、規劃等方面的支持。
1、優化園區空間布局和產業規劃
在全新經濟發展格局下,小微工業園高質量發展需要針對空間布局以及產業規劃不斷進行調整??紤]到小微工業園面積較小,能夠容納的企業數量有限,小微工業園內部具體需要聚集主導產業的上下游企業,但如果企業任意發展會直接壓縮園區的建設用地空間,發展地位也會變得越發模糊。政府部門在小微工業園謀劃的過程中,要以區域的產業實際為基礎,從空間分布、產業類型、園區定位等多個方面進行系統化布局,以此為基礎建立產業協同互補的小微工業園發展體系,推動小微工業園發展生態的高質量發展。而在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園區是一個高質量的多維發展空間,承載了不同產業發展所需的多元主體和要素,政府在規劃過程中不能單純考慮小微企業的用地空間,需要將園區作為一個空間布局、用地類型的有機組合體,將其規劃建設視為一個空間生產的過程,在科學規劃土地空間的同時,對土地利用的功能定位、容積率、空間結構等進行布置,提前規劃園區建成之后的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的供給,提高小微工業園的綜合發展水平。
2、治理體系的規范化發展
小微工業園在新發展格局下的高質量發展要求管理部門促進運營管理的規范化發展,要針對入園企業標準嚴格進行管控,結合小微企業的產業發展方向,對已有聚集企業的競爭、補充和優化作用進行全面分析,根據企業產業方向和畝均效益科學確定園區企業入園標準,并由運營主體全方位進行篩選。此外,政府部門需要以小微企業發展情況、薪酬水平、畝均產出等在內的退出評價體系,建立較為完善的產業發展退出機制,以此推動小微企業的持續轉型升級。隨著小微工業園的持續發展,政府園區管理職能會逐步退出,需要相關部門將小微工業園逐漸打造成獨立的法人企業,利用企業化方法落實園區的運作工作,確保所有園區內對園區廠房具有所有權的入駐企業能夠成為股東,以其所有權比分配股份,利用園區資產化途徑將整個園區建成利益共同體,建設民主專業的運營管理機構,提高園區管理的自主性和長期性。
3、金融機構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小微工業園得到充足的金融支持,對于企業的業務經營以及轉型發展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門需要推動小微工業園區的分類建檔和授信工作,保障銀行機構能夠與小微工業園的運營方和管理方進行信息聯通及共享,以此建立入園企業經營和融資情況的跟蹤監測機制,全方位分析小微企業的經營情況、資金狀況和融資需求,并建立相應的檔案。此外,政府部門需要持續深化小微工業園的伙伴銀行建設,以市場化和最優服務原則為基礎,綜合考慮小微工業園區的整體發展規模和企業數量,為其匹配相應的伙伴銀行,確保銀行機構能夠與小微工業園和入園企業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政府部門要建立包括金融、科技、園區、政府、監管等在內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模式,確保銀行與保險投資基金以及政策性融資擔保等多類機構能夠建立聯動關系,為小微工業園發展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同時,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對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信息進行采集,確保小微工業園運營方和管理方能夠在全方位了解企業優勢的基礎上,協調處理各種問題,銀保監會等部門需要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確保政策能夠與小微工業園的市場環境建立良性互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