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將居住區建成一個具有心靈歸屬感的"家園",包括整體性原則、生態性原則、舒適性原則、人文原則等,下面由建筑規劃設計研究中心的小編為您逐一說明,希望對您有幫助。
1、整體性原則
從整體上確立居住區景觀的特色是設計的基礎,這種特色是指住宅區總體景觀的內在和外在特征,它不是設計者主觀臆造的,更不是肆意吹捧的商業詞匯,比如“北美風情”,“羅馬風”等,而是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等自然條件,尊重與發掘歷史、文化、藝術等人文條件,科學把握,進而提煉、升華創造出來的與居住活動緊密交融的景觀特征。景觀設計的主題與總體景觀定位是一體化的,真正地關心居民景觀于細微之處,并有效地保證了景觀的自然屬性和真實性,從而滿足了居民的心理寄托和感情歸宿。
2、生態性原則
回歸自然、親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具有生態性的居住景觀,是人們感情的寄托,也是居住區景觀設計發展的基本方向。我們應把青山、峽谷、陽光、植物、水和空氣等帶進集中計劃領域,細心而有系統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間、河谷之畔,并于風景之中。我們要重視現代科學技術和自然資源利用的結合,尋求適應自然生態環境的景觀設計形式,為居民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優美的環境。
3、舒適性原則
優秀的居住區景觀不僅是停留在表面的視覺形式中,而是從人與建筑協調的關系中孕育出精神與情感,作為優美的景致深入人心。居住區綠化是提高住宅生態環境質量的必然條件和自然基礎,同時綠化景觀的營造也是居住區總體景觀中的權重因素。具有實用的功能性和觀賞性的景觀從老人到小孩都會感到愉悅,更能豐富人們的室外生活。
4、人文原則
設計居住環境,離不開住宅所在地區的文化脈絡,居住區景觀設計的人文特色就是在解析了傳統因素之后,上升到又一個新的層次去闡釋和建構的。居住區景觀是其所在城市環境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創造城市的景觀形象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居住景觀本身又反映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審美趨向,離開文化和美學去談景觀,也就降低了景觀的品位和格調。優美的景觀與濃郁的地域文化、地方美學應有機統一,和諧共生。重視居住區景觀設計的人文原則,正是從精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景觀的內涵特征的。居住區景觀提純和演繹了建筑風格、生活方式、自然環境、文化心理、民俗傳統等要素,再通過具體的方式表達出來,能夠給人以直觀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