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也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在住宅的整體規劃中要不斷創新,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滿足業主的生活需求。
一、城市居住小區規劃設計的目標
現代化城市小區在規劃時,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在對文化環境、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等因素進行全方位考慮之后進行,在保證小區的經濟實用性基礎上,盡可能精致完美。城市小區的規劃設計需要考慮周邊生態環境、地區的辨識性和園區的歸屬感,創造具有個性鮮明,富有特色的居住環境,以順應現代發展趨勢。要想建設科技感強、生態環境優良、現代化的城市小區,設計規劃的根本在于滿足居民的正常使用以及精神需求,設計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規劃思想理念,從而對小區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現代化城市小區的建設不是一味地追求奢華,而是注重小區的實用性、舒適性,給居民營造一種舒適溫馨的居住環境。在小區景觀設計中,盡可能地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充分滿足居民人性化需求,在小區中購物、休息、娛樂等需要,在設計目標中首要提高人們居住幸福感、舒適度、安全感,建立適宜居住的安全、整潔、便捷、舒適的小區環境。
二、城市居住小區規劃設計的方法
1、注重小區人文環境
小區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規劃的過程中也需要因地制宜,將當地歷史背景、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習慣與城市環境有機結合。城市小區建設中應注意保護原有的城市風貌,對原有的街巷、城墻、綠化建設以及傳統建筑形式進行保留,增加一些具有標志性的傳統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城市的歷史風貌,建成之后的小區也體現出一定的文化沉積,又與現代化設施有機結合,既滿足了人文環境也保障了居民的生活需要。
2、注重小區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對于小區居住條件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生態住宅和綠色住宅的需求日益增加,開發商也逐漸重視園林的綠化和環境美化,這在小區的使用功能、建筑風格和小區周邊的配套設施都有所體現出來。小區設計不能只顧著提高小區容積率,要注重居住空間的布置,不能只重視建筑不重視環境建設,首要考慮的就是對小區的生態環境進行合理規劃。小區規劃設計中,在不破壞原有地理條件的情況下,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形地貌特點,創造出和諧統一,建筑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具有當地人文特色的居住環境。小區空間布置規劃中,首要考慮的就是周邊生態環境,保證居住區能夠接受充足的日照,呼吸新鮮的空氣和良好的通風環境,保持小區水池中水源清潔和周邊綠化的完善,將植物的造氧功能和空氣凈化功能充分利用起來。建設綠色生態小區時,提倡使用環保節能材料,利用可再生能源進行建設,節水節電和垃圾無害化處理,以建設特色生態的人文景觀。
3、注重小區交通便捷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汽車也成為每個家庭必不可缺的交通工具,汽車普及在給居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停車場地的規劃也成為小區設計的難點之一。汽車進入居住區會威脅小區居民的人身安全,同時產生的噪音和尾氣會對居民的人身安全構成危害。這就對停車場規劃設計提出兩點要求,在滿足車輛停放需求的同時,也要節省土地資源,防止干擾居民,保證停車位的經濟性。
停車場在實際設計過程中一般分為地上停車、地下停車和室內停車方式等。地上停車場占地面積過大會導致交通管理不便,對可持續發展環境來說較為不利,但因為建設成本低廉仍有較多小區采用。建設地下車庫,半地下車庫以及地面停車建筑,可以有效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做到停車場場地功能多樣化。但地下停車場地必須設置嚴格的隔音隔氣以及防火防爆措施。從可持續發展目標出發,小區停車場的設計應科學合理,因地制宜。
總之,居住小區規劃設計需要在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時,合理利用已有的土地資源完成設計規劃工作。明確建筑規劃的基本原則,處理好小區的居住性問題,提升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