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是產業的主要空間載體,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產業梯度轉移理論,經濟發達區域外圍逐步成為產業園區建設的熱點區域。筆者有多年產業園區規劃設計的經驗,總結出了產業園區規劃設計要從類別選擇、功能組織設計、道路交通設計、景觀設計等重點方面去考慮,以期實現產業園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高度融合發展,從而以產業園區為重要引擎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
1、產業類別選擇
產業園區的產業類別選擇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根據城市的發展規劃,結合產業現狀,以及未來區域產業發展的形勢,選擇支柱產業,同時要積極發展商務、物流等對生產至關重要的服務業。
2、功能構成設計
產業園區功能的組成一般由園區定位決定!由于產業規模、產業結構、產業類別的不同,各個園區的功能設計也有所不同,一般主要功能包括制造加工區、配套服務區、居住生活區等。
制造加工區是產業園區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是滿足企業生產所需的辦公樓、廠房和倉庫。配套服務區是圍繞產業制造提供配套服務的設施,包括商務辦公、科技研發、咨詢服務、銀行等。居住生活區是就業人員生活和社會活動的空間,包括園區內部的職工宿舍、公寓等,以及文化娛樂、體育活動、購物餐飲等服務設施。
3、產業園區內部空間設計
以生產為主的產業園區空間組織一般可分為行列式、圍合式和混合式。行列式是比較簡單實用的空間組織形式,但園區空間環境會顯得比較單調,難以彰顯園區形象特征。圍合式一般呈現“U”型、“E”型、“L”型等形態,不同形態的空間組織極大地豐富了園區的空間層次感。混合式是綜合利用了行列式和圍合式的空間設計方式,兼具兩者的特點。
4、產業園區道路交通設計
道路交通是產業園區的重要組成,交通組織通暢性和高效性直接影響園區的運轉效率。園區道路交通設計,一方面是為各類交通主體的交通活動和行為提供空間載體,科學組織人流和貨物流,設計高效的道路組織線路;另一方面還要綜合考慮產業定位、功能組織、貨物集散、交通流量等因素,在集約、節約用地原則上,保證交通發揮最大效益,帶動園區發展!
一般而言,產業園區道路分為園區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個等級,主干道是園區與外部城市聯系、園區內部各組團聯系的主要通道,是園區的路網主骨架。次干道是劃分產業園區功能組團,聯系各組團的通道,與主干道直接相連。支路是次干道下一層次道路,主要起到連接企業廠房、公寓、超市、餐飲等生產、生活空間的作用。園區道路網結構是根據規模、功能分布、用地布局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綜合確定的,一般可分為方格網式、自由式以及混合式。
5、產業園區景觀設計
隨著產業園區的持續發展,園區景觀品質日益成為開發商、企業共同關注的重點。園區品質不僅是滿足產業人群的生活需求,也是體現園區質量的重要因子,對園區招商引資有較大的影響。
產業園區景觀設計應以實用高效為首要原則,集約節約用地,提高園區公園綠地的布局和品質。首先是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最大程度體現園區的山水景觀特色,彰顯園區的景觀魅力。其次是凸顯景觀總體結構,突出景觀軸線和重要節點設計。景觀軸線主要依托主要道路、開敞空間,充分利用公園、水體、建筑界面等,串聯組織功能節點,形成連續的線性景觀!尤其是園區的主要出入口、重點綠化開放空間、功能區節點,是產業園區彰顯景觀魅力的重要節點,直接影響人們對整個園區的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