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的理念對于校園的規劃設計來說可以起到很大的借鑒作用,校園設計可以參考海綿城市的經典案例或者是成功經驗,在確保校園功能區性能的基礎上,合理規劃綠地、水體以及其他的海綿設施,通過這些設施和景觀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提升校園生態環境的美觀度和實用性,確保校園設計更加合理。下面廣東建科的小編淺談一下“海綿城市”理念下的校園規劃設計策略,希望能為我國的海綿校園設計發展提供參考,進一步促進我國環保理念的發展。
1、校園教學區規劃設計策略
校園教學區規劃的基本原則是要根據地形地勢,按照海綿城市理論適宜性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比如可以在教學區建筑區域內種植兩條植草溝,促使雨水可以通過植草溝流向溝渠,另外植草溝還可以將分散的雨水匯聚在一起,起到一定程度的儲蓄作用。此外,還可以在場地中軸線位置設計下沉式花園,通過植物臺階凈化雨水,減緩雨水徑流,將雨水聚集到下沉式花園中,通過鋪設管道和布置噴泉景觀,利用匯聚的雨水設計景觀水體,達到美觀校園環境的作用,充分利用雨水資源發揮造景價值。
2、校園生活區規劃設計策略
校園生活區規劃設計方案應當充分考慮到生活區的地形地勢,盡量在保持原有建筑的基礎上通過增加海綿設施的方式解決雨水問題,比如在雨水聚集的地方設置滲漏井,加快雨水滲透速度,從而有效解決雨水徑流問題。同時在道路兩邊鋪設溝渠,溝渠上覆蓋鵝卵石,通過鵝卵石和溝渠將雨水引流到附近的排水井。
生活區主要還是通過建筑屋面和兩邊的道路開展雨水收集設計工作,在建筑屋面下方設計落水管和棄流池,雨水經由落水管進入棄流池然后通過植物根系進行凈化,通過地下鋪設的管道,注入蓄水池經過處理之后重新導回到綠地,完成整個循環。道路集聚的雨水通過植草溝和下沉式綠地進行回收利用。這些措施可以增加雨水的利用效率,完成雨水的可回收使用,發揮更大的價值。
3、校園體育活動區規劃設計策略
在體育活動區可以設計下沉式廣場,發揮蓄水功能。水廣場一般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標高低于一米的下沉式運動場和一個具有不同標高的下沉式廣場,下沉式廣場可以設計不同標高的平面連接到下沉式運動場,既可以發揮出運動場的功能要求,也可以作為一個海綿體起到存蓄雨水的作用。
4、校園停車場規劃設計策略
可以將傳統的校園停車場硬地鋪裝改造成植草溝或者是下沉式綠地的形式,通過這些設施將雨水引流到綠地,通過透水設施,將雨水滲透到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