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不斷轉變和經濟產業結構的逐漸優化,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產業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這對實現大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現在,我國很多鄉村在產業聯動和鄉村發展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然而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尋找正確的發展途徑成為重中之重。而通過文旅融合,創新鄉村旅游產品,形成完善的鄉村文化旅游產業鏈,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改變農村面貌,成為鄉村振興一項重要舉措。下面建筑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淺談一下以文旅融合為導向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希望對您有幫助。
1、城郊融合型鄉村振興發展模式
作為鄉村振興的主要出口,城郊融合型村莊具備十分優越的區位條件,城市經濟發展會對其發展產生影響與帶動,城市及鄉村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具備良好的經濟基礎,具備城鎮化發展或融入城市發展空間的優勢條件。因此,城郊融合型鄉村需要注重于自身區位及地租成本兩方面優勢的展現,結合鄉村特色開展現代化服務業務。依托于與消費市場距離較近的優勢,開發與創新設計文旅產品,大力促進體驗式鄉村旅游的發展。還可基于空間優勢開展城市多功能農業,增強產業附加值。
2、特色開發型鄉村振興發展模式
應用此種鄉村振興發展模式的鄉村應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或民族特色,或是具備獨具一格的旅游價值,比如歷史文化名村、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觀鄉村便可采取此種模式實現鄉村振興。此類鄉村具備得天獨厚的文旅融合發展條件,應在保護優先原則的基礎上深入挖掘與開發鄉村文化內涵及人文特色,從而打造具備特色的鄉村發展模式。
3、休閑農業型鄉村振興發展模式
休閑農業的發展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體系構建的基礎,是打造現代化鄉村產業體系的必然路徑,是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目標實現的有效方式。采取此種振興模式的鄉村需要農業基礎深厚、客源市場豐富,可在農耕文化特色深度挖掘的基礎上,做到與市場需求的合理對接,將本地短閑暇市場作為關注重點,構建具備鮮明特色的農產品全產業鏈。應于推進休閑農業服務體系快速建設的同時,實施差異化開發并引入金融保險,以此降低休閑農業運營中的潛在風險。
4、鄉村工業型鄉村振興發展模式
作為鄉村振興發展根基的產業,基礎越好,產業優勢越突出。鄉村工業型振興模式首先要加速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大力推進特色產業旅游文化開發進程,促進產業鏈延長,構建以特色產業為核心、具備工業旅游特征的綜合化產業體系。適于采用鄉村工業振興發展模式的鄉村應發展基礎良好,在文旅融合促進下可增強本地產業體系的完善性,既能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可強化產業風險抵御水平。以文旅融合為導向的鄉村工業型振興模式是一種基于工業美學、圍繞商務活動而開展的商務旅游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