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產業園區的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在新時代需要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產業園與創新空間的融合設計,這樣才能夠滿足未來市場對中小企業產業園的發展需求,提高中小企業產業園的競爭實力,為中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1、政府主導的資源整合
在中小企業產業園區的投融資開發建設過程中,除了園區經營開發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相關管委會同樣也要積極參與到建設中來。這樣一來,園區建設就不再是單純的土地運營,而是逐漸轉變為氛圍培育和產業開發的綜合性項目。在日積月累之下,產業園區的開發不再是孤立的工業地產開發,會逐漸變為綜合性的產業開發,有利于實現產業園區的現代化轉型,進一步增加產業園區的綜合功能。同時,在開發產業園區的過程中,周圍的新城生活區和生產性服務配套區也會逐步完善,形成三區多點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在這一過程中,政府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主導作用,能夠實現更大規模的資源整合,有利于幫助產業園區建立起各種商業服務體系,完善產業園區的金融信息服務和管理服務,同時也能夠為產業園區帶來良好的醫療服務和娛樂休閑服務等,有利于促進當地經濟的良性循環,為產業園區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以產業平臺為核心展開規劃
產業平臺是整個園區規劃的重要核心和導向,優先于產業園區的規模設置和用地性質設計。中小企業產業園區應該深入研究企業的相關業務及功能要求,為企業提供研發、定制和產業示范等多項服務,并以此為目標建立起相應的產業空間和配套服務空間,打造綜合性的產業平臺,評估該平臺的發展途徑和實際使用需求,提高產業平臺的高端要素聚集能力,并與園區所在城市的服務功能相匹配,進一步提升產業空間環境的吸引力,使產業空間的潛力和價值得到提升。
3、靈活性和彈性的設計
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小企業產業園區在設計時應該留下足夠的空間進行升級和調整,確保產業園區的彈性和靈活性。該項目通過“模數化”總體布局模式,并配合“標準模塊化”的生產單元模式,按照分期建設的方式推進產業園區的構造,在招商時以“定制”為基本思路,為后續產業園區的變化與升級留下了足夠的發展空間,能夠適應市場的變化,也能夠更快地抓住市場發展的機遇。
4、前置招商和多方運作
招商時充分考慮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的發展情況,實現對內招商和對外招商雙管齊下,聘請專業人士對國外招商企業進行評估,并結合國內市場的需求展開定向招商。該項目以標準租賃模式作為主要的運作方式,這樣能夠更好地落實定制廠房和自建廠房的建設,有利于提升項目的市場適應能力,也能夠更好地滿足業主的各項需求。